10月14日上午,患者許先生將一面錦旗送到乳山市中醫院針灸一科,以表達對針灸一科醫護人員的感謝。
時間回到1個月前,許先生早晨起床后突然覺得左側面部異常麻木,但這并未引起許先生的重視,只認為是睡覺壓到了。直到第二天午飯時他發現左側嘴角存飯難嚼,喝水時水不自覺地從嘴角流出來,許先生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內心忐忑地來到了乳山市中醫院。
針灸一科劉輝院長給許先生詳細查體后,明確了診斷:周圍性面神經炎。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歪歪嘴”、“吊線風”。這是針灸科的一種常見病,主要特點是面部肌群運動功能障礙,多表現為患側前額紋消失、眼裂擴大、鼻唇溝變淺、口角下垂,病側不能皺額、蹙眉、閉目、鼓腮漏氣、刷牙漱口漏水等。進食時食物殘渣常留于病側的齒頰間隙。
明確診斷后,根據疾病分期特點,劉輝院長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面癱分為急性期、恢復期和后遺癥期。許先生初來時為發病第二天,處于急性期,針灸選穴患側翳風、陽白、四白、迎香、地倉、顴髎、頰車,雙側合谷、太沖,面部取穴宜少,手法宜輕,配合雷火灸耳后翳風加強經絡的血氣運行,加快微循環,大幅度改善和緩解面癱的癥狀。同時配合中藥內調,以盡可能降低面癱急性期損害峰值。急性期大約持續7-10天,10天過后病情趨于穩定,此時處于恢復期,適當增加針灸選穴,同時在主要穴位上鏈接電針以加強經氣感應。治療期間叮囑患者注意保護眼睛,少用眼,嚴格控制看電視、手機的時間,出門戴墨鏡,避免陽光對眼睛造成損害。注意面部保暖,經常對照鏡子練習,癱瘓側面肌可進行皺眉、閉眼、睜眼等運動,一天 2~3 次。然后按摩患側面部肌肉,促進血液循環,一次的時間不宜過長,控制在 10分鐘左右。
從未接觸針灸的許先生發現急性期面部針灸未有明顯效果,眼睛流淚難受,吃飯患側使不上勁,喝水漏水等癥狀持續存在未見好轉,變得灰心焦慮,失眠難臥。劉輝院長得知此事后,給許先生從面癱發病的原因,分期特點及預后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并告訴他面癱急性期無論如何干預病情都會加重,等過了急性期將逐漸恢復。緊張焦慮只會阻礙恢復的進程,放松心態給身體一點時間,病情才能快速恢復。經過劉輝院長耐心細致的講解后,許先生心情輕松了許多,接下來每天積極配合治療。為了不耽誤許先生上班,劉輝院長特意每天早到半小時為其提前治療。經過科學系統的治療,在發病15天以后,許先生的面部恢復加速,第25天出院時許先生的患側面部肌群運動已恢復正常。
地址:山東省乳山市勝利街128號
便民服務電話:0631-6619213
24小時急救電話:0631-6688120
行政辦公電話:0631-6619989
投訴電話:0631-6619938
網站:www.gdsupplies.com
郵編:264500
版權所有:乳山市中醫院
技術支持:乳山熱線
乳山市中醫院 版權所有 魯ICP備2001564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