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腫瘤,我院一直運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根據患者的全身及局部具體情況,把中醫扶正袪邪的方法,與西醫的手術、放療、化療等方法進行有機結合,綜合治療,取長補短,在延長患者生存時間和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進展,顯示了中西結合治療腫瘤的特色與優勢。
一、中醫扶正培本法能改善腫瘤患者生存質量,提高生存率
腫瘤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現,但是腫瘤的病因與發病機理,迄今尚未完全闡明。中醫學從整體觀出發,認為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主要是由于正氣虛損,邪氣乘虛而入,致使氣滯血瘀、痰凝毒聚、相互膠結、蘊郁成腫瘤。腫瘤的生長又會進一步耗損正氣,正不遏邪則又助長了腫瘤的發展。現代醫學亦認為,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與整體防御功能衰退,尤其是細胞免疫功能水平低下有關;而生長著的腫瘤又會加深機體免疫機能的抑制,從而助長了腫瘤的發展。這兩種醫學對腫瘤的發生發展的認識極為相似。在腫瘤發展過程中,正邪兩方的斗爭決定著腫瘤的轉歸和預后。若正氣逐漸恢復,邪氣逐漸消弱,則病情好轉,預后良好。反之,則病情惡化,預后不良。因此,對于腫瘤的治療,除了一般常用的祛邪法以外,還十分強調扶正法的應用。中醫扶正培本,就是在辨證論治的原則指導下,選用具有扶助正氣、培植本元、治療虛損不足的中藥,來調節人體的陰陽氣血和臟腑經絡的生理功能,提高生存質量,增強機體內存的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功能,達到強壯身體、袪除病邪、抑制腫瘤發展、緩解病情、延長生命的目的。
二、中醫藥伍用化療有減毒和增效作用
化療藥物既會抑制癌細胞,也會殺傷正常細胞,損傷正氣,給機體帶來損傷,使生存質量下降。且常因不同程度的毒副反應,使部分患者不能順利完成各個療程,影響了療效。中醫認為,這是化療藥物耗傷人體氣血、精津及損傷五臟六腑功能所致。中藥扶正培本治療可以預防、減輕或糾正化療的不良反應,并能增強化療的效果。
三、中醫藥伍用放射治療的減毒和增效作用
放射治療為惡性腫瘤的重要治療方法,但放射線會破壞健康組織,殺傷白細胞和引起骨髓抑制,不僅使局部及相應臟器受損,如放射性肺炎、放射性皮炎等,還會導致全身不良反應。中醫認為,電離輻射是種熱性殺傷物質,熱可化火,火能灼津,造成陰虧證候,降低機體的抵抗力。中醫的扶正培本可以增強放療的效果,防治或減輕放療的不良反應,減少近期、遠期的后遺癥,鞏固治療效果,減少復發和轉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四、中醫藥可減少腫瘤患者術后復發和轉移
手術切除是治療腫瘤的最主要的方法,但是無法避免手術后腫瘤的復發和轉移。如果術后應用中醫辨證論治,調整機體臟腑、陰陽、氣血的失調,常可改善癥狀,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有助于術后的康復,也可減少手術的副反應和并發癥;長期應用中藥治療,還可避免或減少復發和轉移,使一些有殘存癌灶的患者獲得較長期生存,提高遠期療效。手術前應用中醫藥調治,可以改善機體狀況,增強體質,為手術創造良好條件;術后調治,可使患者早日康復,利于接受其他治療。
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治療方法。中醫藥著眼于全身狀態的調節,長于辨證論治,扶正培本,可增強腫瘤患者機體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改善生存質量,但在臨床上對癌灶作用不夠顯著。西醫則以手術、放療及化療等針對癌灶的治療為主,但有一定的副作用,對機體免疫功能及抗病能力常帶來損傷,影響生存質量,尤其對晚期腫瘤患者則缺乏有效方法。經臨床觀察表明,中西醫有機結合,取長補短,充分發揮兩者之長,在提高療效、延長患者生存期及維護和改善生存質量方面,可取得比單純中醫或西醫治療更佳的療效。
(外二科主任 任培狀)
地址:山東省乳山市勝利街128號
便民服務電話:0631-6619213
24小時急救電話:0631-6688120
行政辦公電話:0631-6619989
投訴電話:0631-6619938
網站:www.gdsupplies.com
郵編:264500
版權所有:乳山市中醫院
技術支持:乳山熱線
乳山市中醫院 版權所有 魯ICP備2001564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