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家庭醫生簽約合作協議書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進一步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進一步推進并落實分級診療試點工作,優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就醫機制,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醫療技術水平和醫療運行效率,為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持續性健康服務。甲乙雙方組建成立家庭醫生合作協議單位,按照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在業務協作、人才培養、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等方面,經甲、乙雙方友好協商,達成如下協議。
一、甲方權利和義務
(一) 雙向轉診:
1.甲方、乙方執行雙向轉診程序,乙方需將經過家庭醫生簽約的超出診治能力與范圍的急危重癥、慢性病病情控制不穩定、乙方不具備相應醫療技術臨床應用或者手術資質、對診斷有疑問等情況的患者轉往甲方,甲方征得患者或者家屬同意后將經過基層醫療機構簽約轉診的患者,常見病、多發病以及慢性病病情穩定階段,診斷明確的患者,經處理后病情穩定,需要家庭醫生團隊的長期管理,各類手術后病情穩定,符合社區康復條件的、各類疾病晚期僅需保守、支持、姑息治療的下轉到乙方。
2.甲方開通轉診綠色通道,設專人負責。乙方經家庭醫生簽約轉診需要住院患者直接入住病房,并對簽約轉診就診、檢查患者以預約形式優先就診,對簽約居民上轉后的診療情況與家庭醫生進行有效反饋。
3.甲方接乙方通知安排相關臨床科室做好接診準備,將接診科室名稱、院內位置、注意事項等電話反饋乙方。
4.甲方接診科室人員優先安排以上轉入患者,進行檢查或辦理住院,并保存雙向轉診(轉出)單。
5.患者轉回由主管醫師開具雙向轉診單(回轉)單報甲方責任科室辦理轉回手續,責任科室通知乙方做好接診準備,并將回轉信息轉給乙方。
6.甲方接診科室繼續跟蹤回轉乙方患者的后續治療,與乙方人員充分溝通,進行必要的業務指導。對下轉后需要鞏固治療或者病情有變化的簽約居民,經家庭醫生聯系后給予查房、會診。
(二) 技術指導
1.甲方在已發展成熟的醫療技術中篩選適宜乙方家庭醫生團隊開展的診療項目,指導乙方家庭醫生團隊實施并推廣。
2.甲方根據乙方家庭醫生團隊需求對其相關專業進行對口幫扶,定期派駐專家到乙方開展坐診、查房、講課等,幫助乙方家庭醫生團隊提升業務能力,對專業的發展進行指導。
3.甲方對協助乙方家庭醫生團隊參與病情復雜、需求較高患者的簽約服務
(三)人才培養
1.甲方為乙方家庭醫生團隊成員提供免費進修、培訓機會。
2.甲方定期舉辦家庭醫生培訓班、學術交流等業務活動,協助乙方家庭醫生團隊成員提升業務能力。
(四)資源共享
甲方負責承擔乙方不能開展的檢查、檢驗項目。甲方向乙方共享檢查檢驗設備,推進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甲方向乙方提供遠程診療服務。
二、乙方的權利義務
(一) 雙向轉診
1.甲方、乙方執行雙向轉診程序,乙方需將經過家庭醫生簽約的超出診治能力與范圍的急危重癥、慢性病病情控制不穩定、乙方不具備相應醫療技術臨床應用或者手術資質、對診斷有疑問等情況的患者進行初步分診后轉往甲方,并與甲方相應專科醫師溝通,提供居民的健康信息,接收甲方下轉患者。
2.乙方通過甲方雙向轉診負責人,將符合轉診指征的患者基本信息上傳至甲方,并填寫雙向轉診單(上轉),并負責落實轉診患者轉診治療情況,并及時追蹤,更新居民健康檔案。
3.乙方應妥善安排患者轉診到甲方,并提前與甲方聯系人聯系。病情危重者由需要甲方派出救護車接回者,提前與甲方進行溝通,其他患者可酌情護送轉診。雙向轉診(上轉)單由患者攜帶直接前往甲方接診科室就診或辦理住院。
4.乙方家庭醫生根據甲方回轉患者信息,做好回轉患者的接診準備,并主動與甲方取得聯系,詳細記錄患者在甲方的診斷、治療的情況,根據甲方的治療康復方案為參考,根據患者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5.乙方主動與甲方患者轉出科室加強聯系,保障患者治療的連貫性和延續性。
(二)技術支持
1.乙方家庭醫生在甲方專業醫生指導下開展新技術、新業務,嚴格按照甲方專家指定的診療標準執行。
2.乙方家庭醫生在甲方的指導下努力提升業務能力,積極配合甲方的技術幫扶工作,并提供相應的硬件條件。
(三)人才培訓
1.乙方積極組織家庭醫生團隊成員參加甲方組織的醫師培訓和學術交流等,并對每個家庭醫生團隊的學習效果進行測評。
2.乙方提前將年度內家庭醫生成員進修計劃,包括人數、進修專業等相關內容報送給甲方,方便甲方進行統一安排。
3.乙方根據家庭醫生服務的業務范圍以及需要提升的業務能力可對甲方的業務培訓提出需求和建議。
(四)資源共享
1. 乙方根據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施方案簽約服務包的相關內容對居民開展簽約服務,對因條件所限無法開展的檢查、檢驗項目,需轉至甲方處開展,或者通過遠程診療共享甲方資源。
2. 在緊急情況下,乙方有義務在設備等資源上有償支持甲方。
三、組織管理
1.甲方、乙方協同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逐步實現“三通”: (1)人員互通,通過上掛、下派、進修、培訓等多種形式,促進基層單位家庭醫生團隊,滿足醫療衛生服務需求,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2)資源互通,共享檢查檢驗設備,充分發揮綜合醫院優質醫療資源,共同做好家庭醫生服務,推動基本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工作;(3)醫療互通,借助信息化手段,開展預約掛號、預約住院、遠程會診等醫療服務。完善急危重癥患者上轉救治綠色通道,醫院逐步將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的普通門診,以及部分疾病的住院康復治療下移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2.甲方協同乙方家庭醫生團隊組織業務培訓,加強團隊文化建設,打造特色服務團隊,乙方家庭醫生團隊應積極參加甲方組織的家庭醫生培訓,總結工作,交流經驗,提出建設性意見,促進我市家庭醫生簽約工作健康發展。
四、其他事項
1.本協議經甲乙雙方蓋章后生效。本協議有效期自協議簽訂之日起3年。協議到期后,據各方意愿可續約。
2.本協議一式3份,雙方各執1份,衛生行政部門備案1份。本協議生效后,雙方對協議內容的變更或補充應采取書面形式,作為本協議的補充協議。
乳山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道路交通事故醫療救治應急預案
為有效應對突發道路交通事故,確保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以挽救病人的生命,遵循搶救病人的生命第一原則,使搶救過程快速、高效,便捷,并提高搶救成功率。特制定本預案。
一、組織機構
(一)領導機構。市衛計局成立由局長任組長,相關衛生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醫療救治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突事故醫療救援工作的領導、協調、救治工作。
(二)救援機構。全市八家農村急救站醫院為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的定點救治醫院,市醫院、中醫院、銀灘醫院、市二院、南黃中心衛生院、崖子中心衛生院、諸往衛生院、馮家衛生院急救站負責對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傷的傷員進行救治。
二、道路交通事故救援處置流程(一)報告
發生交通事故傷亡事件,當班人員應立即報告相關職能科室,職能科室接到報告后根據突發事件的級別,按規定程序逐級上報。堅決落實“三同時”信息報告制度,要在10分鐘內向市政府值班室電話報告、20分鐘內書面報告,報告時間距事發時間最遲不超過1小時。報告內容包括:發生事件的時間、地點、事件簡要經過、傷亡人數、搶救處理情況和已采取的措施、需要上級部門協助的有關事宜等
(二)組織實施
啟動預案后立即組織區醫院以及轄區醫療單位趕赴現場搶救受傷人員并做好傷員的分流工作。
(三)應急響應結束
受傷人員得到妥善處置后視為應急結束。
三、工作要求各基層各醫療單位應按照本預案要求,制定相應預案和保障計劃,明確開展應急救援的人員、物資和設備,進一步落實本單位的職責、任務和措施,并按照預案要求履行各自職責。
乳山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
2017年12月24日
地址:山東省乳山市勝利街128號
便民服務電話:0631-6619213
24小時急救電話:0631-6688120
行政辦公電話:0631-6619989
投訴電話:0631-6619938
網站:www.gdsupplies.com
郵編:264500
版權所有:乳山市中醫院
技術支持:乳山熱線
乳山市中醫院 版權所有 魯ICP備20015640號-1